当前位置: 火鸡 >> 火鸡的种类 >> 美国人的感恩节是否源于一个农夫与蛇的
世界各国中,除了咱们中国电商搞“感恩节大促”外,真正把11月的感恩节当成一个传统佳节庆祝的,当属美国和加拿大了。
长期以来,对于北美洲人过感恩节的源头,大多被描绘成了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早期到达美洲的清教徒在印第安人和火鸡的帮助下挨过了一个最艰难的冬天,为了表示感激之情,从而创立了这个节日。
只是,这些清教徒和他们的后代们表达感谢的形式却成了——吃火鸡大餐和驱逐、屠杀印第安人。
毕竟,欧洲殖民者和他们的后代们,要感恩的是上帝,并非印第安人或者火鸡。
按常理,人们做了坏事都得遮遮掩掩,尽量避开这个话题,但美国为什么却偏要高调过感恩节?当年的北美白人殖民者真的就那么毫无心理负担的把感恩节传承了下来?
其实,从历史上看,白人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关系,可比“农夫与蛇”要复杂的多。
年11月11日,在颠簸的“五月花”号上,一群从英国普利茅斯登船奔向新大陆弗吉尼亚清教徒们,经历了断水、断粮、暴风、疾病的考验后,在登船后的第66天,已经非常接近新大陆时,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只限于男性有产乘客)。
这份公约非常短,全文不到字,但通过这份契约,他们同意“自愿在新大陆结成政治团体”,简单说就是,以上帝的名义,“自己给自己授予了政治权力”。
很显然,这群清教徒自认为是上帝的“天选之子”,他们的要奔向的新大陆,就是上帝的“应许之地”。那么,旅途中的灾病和减员、登陆后饥荒和瘟疫,统统都属于上帝的考验,绝境之中,印第安人的救助和迁徙路过的火鸡,则被看成了上帝的恩赐。
年11月底,历尽艰辛终于登上新大陆的清教徒们,又陷入了新的绝境。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消耗殆尽,饥寒交迫之中,英格兰移民们纷纷倒下,再加之前死在船上的人们,出发时的个清教徒,活下来的只有54人。
看这情形,即便这硕果仅存的五十多人,也将很难扛过他们在北美洲的第一个冬天。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上帝祷告,祈求奇迹出现。
没成想,“祷告”真的灵验了,南迁的北方候鸟正好路过定居点,大量的野鸡(火鸡)铺天盖地飞来。移民们赶紧拿起猎枪“领取”了上帝的礼物。
同时,白人定居点周边的印第安人也很及时的给移民们送来了一些食物,还好心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
年秋,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按照宗教传统习俗,他们定下了这个“集中感谢上帝”的日子。为了答谢印第安人,还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当时受邀的,是Wampanoag部落联盟的大酋长一家。酋长一群妻子儿女外加各种亲戚,呼啦啦一下子来了好几十号人。
印第安人抬来五头鹿,还有火鸡,鱼和其他食物。他们第一次尝试用桌椅吃饭,虽然有点不适应,但气氛还是相当和谐友好的。
当时,印第安部落的男女贵族都坐在一起吃喝,而来自于欧洲的年轻女人们,却只能站在一旁伺候男人和较为年长的女性吃完后,才能再吃自己的。
所以,这些英格兰女人们还觉得印第安女人没教养,不守规矩。
年的感恩节,其实属于新移民与当地印第安人一次共同的感恩活动。
在英格兰人殖民北美的早期,与南美洲那些带着枪炮来抢黄金的西班牙殖民者不同,北美洲最初的白人定居者多为携家带口的清教徒,是真正要移民来这里繁衍生息过日子的。
开始的时候,隔三差五就闹粮荒的白人定居者们还算安分,跟印第安原住民虽说也有摩擦,但总的来说,还到不了互相敌对的境地。
甚至,在白人的忽悠下,一些印第安部落由酋长带头,还皈依了基督教,还有个别选择了同英国人结盟,来对付更强大的敌对部落。
只是,好景不长,到了17世纪中后期,随着欧洲殖民者的不断涌入,白人定居点同周边印第安部落之间的人地矛盾被不断激化,欧洲人仗着日益增长的势力,也愈发霸道起来。再加上此时受宗教和种族“优越感”的影响,这些移民们往往把印第安人看成“异教徒”、“野蛮人”、甚至蔑称为“两脚野兽”。
而印第安人呢,他们骨子里始终是骄傲的,宁愿死,也不肯被驱使着去顺从白人,给这些“外来者”当牛做马。
-年的“菲利普王战争”后,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开启了长达数个世纪,毫不手软的仇杀。
美洲的印第安部落都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没有什么民族意识或者家国情怀,各个部落非常缺乏团结,还老产生内讧,互相仇视,完全是一盘散沙,这也给白人的灭绝政策提供了可乘之机。殖民者们经常故意挑起部落冲突,两败俱伤后,再坐收渔人之利。
白人们以“上帝的名义”,仗着技术优势,再加上各种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只用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印第安人的人口规模就缩减了90%以上,殖民者们得以顺利反客为主。
直到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为美国公民,原住民们才真正享受到了美利坚公民的权利。年,美国出台了《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最终停止了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强迫印第安人放弃自己民族文化和宗教,把他们“同化”成白人的政策。
而原本白人和印第安人共同开启的北美洲“感恩节”,则被美国官方赋予了另一番“味道”。
历史上,第一封来自美国政府的感恩节声明,是南北战争后期的年,林肯总统发出的。声明要求按照民间传统,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四定为“ThanksgivingDay”,旨在以缅怀清教徒先辈定居新大陆经历,来感谢“上帝的赐予”。
到了年,感恩节成了美国的法定假日,从周四一直延续到周日,这期间商场大促,老百姓们都会合家团聚一起享受火鸡大餐。
别的不说,就看吃火鸡这个习俗。要换成咱们中国人,为了报答火鸡帮的恩情,最有可能的,是给火鸡建庙宇、立神像。把它们当做神明供奉起来,并按时祭拜。
而在西方文化圈里呢。正如开头说的那样,从“五月花号”起帆开始,这些移民们就把自己经历的一切磨难,受到的帮助,统统的归为了“上帝的考验和恩赐”。
所以啊,无论是迁徙路过的火鸡,还是雪中送炭般救助了清教徒的印第安人,在他们看来,那也就是个送福音的,类似于快递员的角色,只要符合基督教利益的解释,就可以被当作所谓的“道德”。
关于他们过感恩节的时候,有木有负罪感,我曾经在一个美国老师的家里参加感恩节聚会时,还真问过他们。
他的回答大概是,对于这个话题,当今的一部分美国人,尤其对于美国年轻人而言,并不太在乎其中“感谢上帝恩赐”相关的宗教内涵,仅仅把它当作一个“买买买”的理由和一个有回家探亲传统的假日,类似于咱们的双十一加中秋节。
感恩节大促时的美国卖场
而有关节日的历史背景,一小撮人还是有稍有些尴尬的,不过大部分当代美国老百姓,可能根本就不清楚这段历史的原委。
这点,大家可以尝试在google搜索thanksgiving,注意,一定要用英文搜索。你就会发现,排名靠前的那么多相关信息,基本和印第安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从一开始就在表达,这个节日是在感恩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