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

新峰在前,勇于攀登观甘庆琼写意花鸟画有

发布时间:2023/7/25 17:38:39   

新峰在前,勇于攀登—观甘庆琼写意花鸟画有感

文.孙克

  花鸟画艺术是中国画最具特色的科目,自晚唐五代独立形成,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写生”经验和“写意”精神,二者始终相辅相成,创造了有别于西方“静物”写实绘画的独特境界,在中国花鸟画家的心目中与画笔下,鸟语花香,蝶舞虫鸣,大地一派生机和谐,同时又是画家文化追求和心灵的写照,所以花鸟画艺术的生命力是无限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国度,诗的意境、诗的语言、韵律、节奏之美,诗的精炼、简洁,无不一一渗透进花鸟画中。宋代以来文人写意花鸟画兴起,寄托了画家意念情怀和笔墨书写美感的满足。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写意花鸟画家从明代的徐青藤、陈白阳,清初的八大山人,其后的扬州八家,不断发展,直到近代海派花鸟画家蒲作英、虚谷、任伯年、吴昌硕,以及当代大家齐白石、李苦禅、潘天寿、王雪涛等,写意花鸟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达到新的高峰,成为广受欢迎的画科。

《南国情愫》×㎝

  近代写意花鸟画受到广泛喜爱,吴昌硕、齐白石的名望几乎家喻户晓,他们的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之上,和前人相比,他们的文化精神更接近时代和广大人民,齐白石的画被称为“雅俗共赏”,他的艺术做到了诗、书、画、印高度结合,他的艺术趣味脱离了历来文人应酬的酸腐气息,从而结合了时代更接近群众。大写意花鸟画书画结合,笔墨淋漓,挥洒自如,沉着痛快,令观者得到审美满足,所以我们说,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艺术王冠上的一颗璀璨的宝石。但是,大写意画是难度很高的艺术,不是什么人大笔一挥就能成功的。作为写意画家的文化修养要高,对写意精神领会的要深,对笔墨意蕴的灵性要强,更要能够理解和参透前辈艺术中的审美秘诀,从而达到视野广阔、胸襟旷达、格调高雅,意境隽永的境界。

《雄视》68x68㎝

  大写意花鸟画是高端文化,前辈登上高峰,令后人景仰。然而时代的脚步不会停止,美好宝贵的事业不会后继无人。我们惯常所说的高峰,不是悬崖绝顶,尽管艰难仍是有路可通,还可继续。前人成就犹如高大房厦,我们起码要架个梯子上去看看,这个勇气和信念还是要有的。这个攀登之路,这架攀登的梯子,就是虚心认真吸取和继承前人的经验成就,我们也应该相信,执此信念勇于攀登的画家是大有其人的。

《江南可采莲》x㎝

  前些时候见到画家甘庆琼的花鸟画作品,令我颇感兴趣,这是因为当下中国国画界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受到外来的、尤其是西方流行文化侵蚀和挑战,而在书画市场起伏兴衰过程中,难免有人会随波起伏,追逐时尚,但是还有许多画家沉潜下来,享受、学习和继承前辈先贤的宝贵成果和经验,在他们开启的路径上前行,努力攀登得更高。高屋建瓴的事情是有难度的,既要有文化理想和审美悟性,既要有扎实的笔墨功底还要有勇于攀登的勇气和胆量。李可染先生谈艺术强调:“可贵者胆”便是此意。这是我看到甘庆琼的写意作品时首先感到的。

《南国情愫》×㎝

  对于甘庆琼的艺术风格,坦率的讲,令我感兴趣的是他独特的鲜明的个性,流露在他的作品中的是沛然的生机与野趣。中国花鸟画表现的自然万物千姿百态,既是目中所察更属心中所忆,由丰富繁杂的物象化为个人情趣的意象,组成的画面即如白石老人所讲,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一种单纯简练却又形神兼备的写意图象。为此就需要画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中国画家已经从古代文人画家个人抒怀咏志、梅兰竹菊等比较狭窄的胸襟视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观众的范围更加广大,明代董其昌提出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在古代几乎是不现实的,但是现代社会和新科技改变了一切,画家们可以去到古人难以到达的地方,接受前人从未拥有的学识,也有条件欣赏和学习古人的宝贵真迹,所以今天的画家们应该到达新的高度。这是全新的时代赋予画家们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前面的高峰更待攀登。因此,追求笔墨精神、理解笔墨之美,努力吸取前人在笔墨方面的经验,作为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十分重要。黄宾虹老人论画有一深刻的警语:“章法屡改,笔墨不移”,大写意花鸟画的魅力,不在于物象描绘的精准,反而是在笔法书写线条和水墨浓淡韵味里得到,应该说明的是,笔墨韵味之美的感受能力,即使是画家也并非天然生成,而是作为一种学识能力要经过经验的训练和学习继承,从而具有逐渐积累的辨识高低的眼光和技能。

《露浥江南》x68㎝

  我强调大写意画的独特而难得的精神,是感到当下需要呼唤画家们对写意精神的   火鸡是甘庆琼笔下家禽,前人少画此物,比较新颖。黑色羽毛适合他的强悍笔法,《梅园春晓》(x68cm)画梅园老干,错落参差,枝干挺拔,腊梅点点配以火鸡黑羽红头,别有韵味。《小园新夏》(x68cm)是藤萝架下面的火鸡,二者搭配,富于生活情趣。夏日荷塘是花鸟画家常画的题材,欣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以之寄托文人们高洁的性灵,这是中华文化深层次的一面,而大写意画家钟爱荷花题材,大多是由于荷花娇艳,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而荷叶伸张上下呵护,相互衬映,特别宜于笔墨的表现,水墨淋漓,纵意挥洒胸中逸气。甘庆琼画荷颇有个性,多用浓墨硬笔,配以红蕖,更有小鸟横立,增加了动态,可称别具一格。

《贡园》x㎝

  甘庆琼也很喜画梅,和古人一样。梅花是四君子之一,凌寒开放铁骨铮铮,香气袭人清芬优雅,而且梅花寒枝独放,适宜运笔直遂,所以成为文人画家最爱。甘庆琼的梅花处理比较注意画面组织,疏密穿插得当,重墨直线之中有所盘曲,个性情趣与古人大有不同之处,在枝头有鸟儿栖立,增加些生活气息也拉大了与古人的距离。《雪点梅花小院春》(xcm),《赏春》(x96cm)等等是也甘庆琼是善于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也有难得的自我追求,就艺术创作来讲只有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攀登得更高。当然,大写意花鸟画对于画家的文化修养、人品素质、功力基础和勤学毅力的要求很高,我相信只要肯于登攀,则高峰在望。

年10月于北京

图文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4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