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

为什么西方备受追捧的火鸡,在中国很少人吃

发布时间:2025/2/21 14:54:02   

每到感恩节,火鸡是西方国家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但是,这一美食却在中国不受到欢迎,甚至很少有人提及这一菜品。

中国人的餐桌上,鸡肉是很常见的,但却很少见火鸡的身影,也很少有人养火鸡。那么,为什么火鸡迟迟不被引进中国呢?难道是因为火鸡不好吃吗?今天的早班机,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火鸡在西方很“火”的缘由

火鸡原本生活在美洲的山林间,对环境的要求不高,有简单的水源和食物就能生长和繁衍。火鸡是一种大型的鸟类,体重高达10公斤,双翅展开时可达到近2米。火鸡的羽毛丰满且蓬松,外形看上去比较滑稽。

欧洲中世纪的时候,肉类可以说是当时的奢侈品了,就连贵族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的。大航海运动期间,水手们从海外带回来了各种香料和家禽,其中就有火鸡。

欧洲人对这一陌生的动物感到好奇,又因为陆上丝绸之路一直被土耳其所垄断,从海外运输的丝绸、金属等物资都要经过土耳其才能进入欧洲。因此,欧洲人以为这就是土耳其的物种,起的名字也和土耳其的国名“Turkey”一致。

起初,欧洲人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鸟类,并没有觉得它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因为当时食谱不像现在那么丰富,在物质匮乏的当时,火鸡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

人们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美味,厨师们也开始研究各种烹饪火鸡的方法,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从烤制整只火鸡,到把火鸡剁成肉泥做成肉酱,再到烙火鸡馅饼或披萨,不同的制作方式总能源源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就这样,火鸡渐渐地融入了西方人的文化和生活中,成为人们共同的美食记忆。

火鸡和感恩节的关系

每逢重要节日或家庭聚会,西方国家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火鸡的身影。火鸡甚至成为了贵族们走亲访友的佳品,他们通过互相赠送品质优良的火鸡来显示自身身份和地位的高贵。有数据显示,仅在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人就要消耗3亿公斤的火鸡肉,可见人们对火鸡爱不释手。

最初的时候,谁也没有料想到这一普通的鸟类会成为风靡全球的美食,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17世纪时,英国的清教徒为了寻找宗教的净土,漂洋过海来到美洲。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后,他们饱受饥寒交迫的窘境,每天经历着受冻挨饿的痛苦。这时候,印第安人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们提供了一些食物和水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印第安人面对在林中自由自在扑腾的火鸡,也对它们怀有敬畏之心,不轻易把它们当做食物,只在特殊的日子里才用它们当做祭品。

英国人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和生活,在新大陆和旧大陆的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很快又到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为了报答印第安人的救命之恩,他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晚宴,火鸡就是晚宴中的主角。这就是感恩节必吃火鸡的历史起源,也为后人们把火鸡当做主菜奠定了基础。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数百年,但是这段历史永远地留在了后人们的心中,代代相传,也把食用火鸡的饮食习惯延续至今。

火鸡在中国无人问津的原因

火鸡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超过了牛羊肉等肉制品,再加上它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较低,被很多营养学家所推荐。

对于吃货们来说,火鸡的瘦肉率极高,并且富含较高的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体骨骼的发育,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是即使火鸡对人体有很多益处,还是无法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火鸡肉比较硬和干。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喜欢食用肉质较嫩的鸡肉,就算是煲汤或煎炒,也习惯食用本土鸡肉。因此,火鸡就不是很能满足我国人的胃口了。火鸡是鸡群中的“战斗鸡”,平时争强好胜惯了,习惯于每天锻炼和健身,练就了一身紧实的肌肉。人们在咀嚼鸡肉的时候,会感到很难撕咬,口感也比较柴,这就导致它的买家较少,也就难以进入中国市场了。

其次,中国人讲究煮一次吃一次,勤俭节约的美德贯彻到我们的饮食文化中。火鸡的体型是家禽的3至4倍,体重高达20斤。如此体型庞大的整只鸡或许只有在家庭团聚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得上,如果日常生活中烹饪那么大的火鸡,很大概率会造成浪费的局面。

还有一个客观情况是,并不是每家每户都习惯用烤箱的。烹饪整只鸡需要有足够大的器皿和烤炉。我国的饮食习惯是蒸煮和炒制,吃烤制的食品也不是我们的习惯。我国的饮食文化注重菜品的“色香味俱全”,除了食材本身要新鲜外,烹饪方式也很有讲究。

如果人们拿到火鸡,很可能会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入手腌制和烹饪了。这么大只鸡,只能看而不能吃,真是愁煞人了。

事实上,火鸡不能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不是它不够美味的原因,而是我国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和西方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气候、地理和历史等原因,西方人养成了食用和烹饪火鸡的习惯和传统,但放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可能就不太合适了。

正如同中国人习惯把米饭当做主食,逢年过节必吃饺子,而西方人也很难理解我们这样的饮食习惯。无论是西方的火鸡,还是东方的小鸡炖蘑菇,都构成了人类璀璨的的饮食文化。

火鸡在中国很少人爱吃,既然没有什么市场,那养的人自然就少了。

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方人每到重要节日或家庭聚会都习惯于把火鸡端上餐桌。而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和烹饪方式的局限性,火鸡在我国却始终没能火起来。不知道有没品尝过火鸡的朋友呢?火鸡肉的味道到底好不好呢?欢迎留言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6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