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鸡 >> 火鸡的种类 >> 票房破26亿了,我还想推荐这部
一部《 》,终于让整个中国影市热起来了。
六天票房突破25亿, 票房破26亿,所有平台的票房预测从映前的35亿左右上调到50亿以上。
虽然有热议,有褒贬,但有一点却是所有观众的共识——
我们的 战士,了不起!那场 之战,了不起。
所以,有无数观众在影院泪崩,有人回到家试着吃冻土豆,吃得流下泪来。视频我看了,只想说,要是当年 战士能吃上这么好的冻土豆,肯定能少磕掉几颗牙。
当年战士们吃的冻土豆,早就冻黑了。
还有人一直等到字幕走完,都没等到想要的彩蛋—— 们遗体“回家”。
年9月2日,第8批名在韩 烈士遗骸、件相关遗物归国。
此前从年至年的七年时间里,七批共位当年唱着“雄赳赳,气昂昂, ”的 烈士们,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以这种方式回到了祖国。
但还有许多 战士们,永远躺在了那片冰雪 。
当年战争结束,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即将归国,他突然叫停车辆,走了出来,站在鸭绿江边,郑重地面向 的方向三鞠躬,那一刻,这位百战老将泪流满面。
晚年的时候,他曾和秘书谈到关于“冰雕连”的事,再度老泪纵横地说:
“我把他们带出国抗美援朝,都是20岁的娃娃,可他们却 的留在了这里,回不去了,我对不起他们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冰雪埋忠骨,寒光照铁衣。
一部电影,让无数年轻人认识了当年的那群战士们,懂得了他们的牺牲,但一部电影,即使时长达到分钟,也远远不够将那场战役的种种,将那群可爱的战士们的经历全部呈现呈现出来。
所以我还想推荐这部9.2分的纪录片——《冰血 》。
没有浩瀚的大场面,有的只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黑白影像中,许多带着威海口音的老兵们,又带劲儿又深情地诉说着,那个 的故事。
如果你真的想看的话,我的建议是,多备纸巾。
我看完这个保家卫国的故事的时候,终于明白泪水哭干的时候,眼睛会生涩地,有点干疼。
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他们——
中国人民 。
冰雪 ,那个朝鲜50年最冷的冬天
“团长,我们不怕死,也有信心拿下阵地,就想每个人发几个土豆”
如果不是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永远都不会晓得,原来这届年轻人拼命啃都咽不下去的冻土豆,在当年战士们眼里,是这么好的东西!
年11月。朝鲜迎来近5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气温 降至零下40度。同样冰冷的,还有战局。
在此之前的9月15日,由美军名将 指挥,在强大的海陆空军的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
接着美军凭借装备优势迅速展开,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朝鲜人民军不得不后撤。
至此,朝鲜人民军陷入颓势,美军越过了 ,准备完成 一击,在圣诞节到来前结束战斗。
就在这时,应朝鲜的请求,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尽管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但就像电影《 》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的:
「过了 ,过不过鸭绿江啊。」
一为打击侵略者,二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 跨过了鸭绿江,但待到 入朝时,原本制定的防线位置都已经被联合国军占领。
彭德怀司令员果断于10月25日,发起了“阻敌进攻站稳脚跟”的西线作战,也就是抗美援朝 次战役。
在 强大的攻势下,联合国军开始向南败退。
但是在东线,美军第10军所属的陆战一师和美步兵第7师正加紧向鸭绿江岸挺进,如果不能及时阻敌,整个战局有可能被逆转。
正是在此情况下,中央军委紧急电令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结束整训和等待补充,迅速入朝进入预定作战位置”。
于是就有了《 》电影中,送哥哥骨灰会乡的伍千里突然接到归队通知并迅速坐上火车赴朝的一幕。
他们原本应该在沈阳集结休整,换上厚冬服。但战场的瞬息万变彻底打乱了原有的节奏,不得已之下,火车直接开往鸭绿江边上。
当年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在沈阳火车站看到先期到达的第20军士兵身上的棉衣后,大吃一惊:
“穿这样的棉衣上朝鲜战场,非冻死不可!”
贺晋年命人抓紧时间从军区各大仓库搜集了不到3万件大衣,然后把自己和多位后勤战士的棉衣一起脱下来都交给了兄弟部队。这大概也正是电影《 》中火车站的兄弟部队脱下棉衣送给钢七连战士一幕的由来。
但大衣数量依然远远不够配备所有的第九兵团战士,大多数战士只能穿着南方发配的薄冬服直接进入朝鲜。
更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 行军的过程中,天上下起了几十年未见的大雪,气温骤降到零下40度,年的 ,成为近几十年来最冷的 ,很多南方来的战士是人生 次也是 一次看到雪,完全没有一点御寒的经验。
而且为了隐蔽,第9兵团只能白天隐藏,夜晚行军。
10余万 穿着单薄的衣服,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黑夜翻山越岭,雪深过膝,极端寒冷。
这些战士还穿着胶鞋,不少人腿脚都冻伤了。
一些战士的耳朵露在外面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就掉了,自己还一点都没知觉。
为了御寒,他们只能从随身携带的被子里抽出一些棉絮,做成耳套和手套,可这样被子也更单薄了。
为了隐蔽,不能生火,不能做熟食,战士们一把炒面一口雪,长途奔袭十昼夜,依旧如期抵达 作战位置,与美军 部队开启了一场没有空中支援,没有后勤补给的殊死之战。
回头看来,在美军派飞机低空侦察的情况下,十多万人的队伍从中朝边界穿越 百公里行进至 地区完全没有被发现,这本身已经就是一个奇迹。
所以电影中出现了这一幕——敌军指挥官气急败坏地问:他们( )是从哪冒出来的,从天而降吗?
到了11月27日傍晚,我军发起了对美军陆战第1师的总攻。
当年被包围的美军尝试突围,提前占领了一处小高地。
第9兵团20军58师团接到任务:拿下小高地。
命令下达后,战士们向团长提出了一个请求。他们说自己不怕死,也有信心拿下高地。
的希望,就是团长能够给每人发两三个土豆。
因为战士们已经在冰天雪地里耗了两天,没吃任何东西。
但团长就算是这个简单的要求,也根本无法满足。
就算吃不上一口冻土豆,团还是打垮了美军特遣队,重新占领小高地。
《冰雪 》中老兵回忆,他们参加过诸多战役。但真正向他们跪下投降的,只有这支美军。
蒸馒头蒸出了「北极熊团」团旗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是虎就该山中走是龙就该下海洋”
但这支美军所在的部队可一点不简单,美陆战一师, 是一支经过血和火考验的百战雄师。
整个二战期间,陆战一师历经瓜岛战役、冲绳岛战役,战力强悍、战功赫赫,很多老兵都是历经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精锐,这个师先后三次获得总统嘉奖,是美军 中的 。
这就是为什么敌军军长史密斯收到消息称,有两个中国军级建制以上的部队,正在 地区准备合围他的美陆战 师,他会陷入深深的迷惑。
先打弱敌,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中国军队到底要干什么?他无法理解。
而就在年11月27日,九兵团在夜色的掩护下,从新兴里开始,对美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冲锋的号角,响彻静谧空旷的山谷,士兵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漫山遍野冲锋而来。
正是这一战,令不可一世的美军再一次见识到了 的强大。
打下新兴里后,战士们决定蒸几个馒头改善伙食,但发现没有蒸馒头用的屉布,只能从战场缴获的东西里找,结果找到了一块有精美印花的布——
展开一看,正是美军「北极熊团」的团旗。
战士们这才知道,新兴里的这支美军,就是美国28任总统亲自授予的、号称不可战胜的精锐部队「北极熊团」。
此战北极熊团两任团长被击毙,全团整建制被 歼灭,团旗被缴获。也是 在整个 中, 一次全歼团建制美军的战例。
但这一战,相比美军机械化武装, 的装备落后许多。敌军用榴炮,坦克排成一排,而我军 的炮是山炮,火力有限,极寒下还可能点不着,要临时把炮口弄热。
所以在电影《 》里,雷爹牺牲前,还羡慕地朝美军坦克的炮口望了一眼,许多观众说,要是当年我们的装备好一点,美军被全歼的,就 不是一个北极熊团那么简单了。
血战小高岭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
这一战以后,美军终于如梦初醒,明白中国军队是要包陆战第1师的饺子,于是整个战略重点,就变成了让陆战第1师赶快后撤。
然后两军都盯上了一块高地——小高岭。
美军陆战第1师想要打通各部间的联系,必须穿过小高岭。 要阻断敌军,将他们牢牢地包在饺子里,就必须守住小高岭。
一场激战在所难免,正是这一战,让所有人记住了新 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的名字——杨根思。
当年美军发疯一样将所有的能调动的炮火全部倾泻到那个小小的山头上,几乎将高地打成了一片焦土。
28岁的杨根思带领三十多名战士,在小高岭死守。
除了电影,电视剧《百炼成钢》也曾经用一章专门拍过这个故事。
当时战士们在在喝尿、吃草根的艰难处境下,打了一天一夜,打退了美军的八次进攻。
原本坚守高地的战士,只剩下几人。
杨根思命令剩下的战士带着重机枪撤下高地,战士死都不走,说要和他一起跟敌人拼到底。
杨根思用军令严令他们必须撤下高地,战士们含着泪撤下去。
他只身一人独守小高岭。
在刺骨的寒风中静静埋伏,等待美军接近。
完全不知道整个阵地只剩下一名战士的美军又开始向小高岭倾泻炮弹,发起了第9次攻击。
在敌军蜂拥而上接近山顶之际,杨根思突然 抱起 的10公斤炸药包冲向敌军,拉燃导火索。
巨响过后,杨根思与四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对敌军南逃 的阻击。
享年28岁。
从此杨根思所在部队有了他说过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三炸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被 打得头昏眼花的美军陆战第1师这时候已经什么不想了,就是撤,拼命撤。
要南撤,就必须经过 战役后期至关重要的—— 。
一座位于 古土里以南6公里处的跨度8.8米的桥,桥的两侧是悬崖,桥下万丈深渊,除了这一座桥之外,周围再没有重型装备绕行的道路,而美军一旦过了水门大桥,翻过黄土岭,前面就是一片平原。
在这样的地形之下,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就可以转守为攻,配合海陆空火力,争取扭转战局。
两军都立刻意识到了 的重要性。
美军派出重兵把守,防止 来偷袭,而 拍出敢死队,作战任务很简单:炸掉 。
一场拉锯战开始了。
年12月1日, 次炸毁 。
但很快就被美军用一座木桥进行了修复。
三天后, 第二次把 炸毁。
美军又在原桥残留的桥跟部位,架设了钢制桥梁。
为了彻底摧毁 ,27军80师派出两个连队担任“敢死队”,多名官兵人人背负炸药,目标是一次性将水门大桥的桥基统统炸毁。
敢死队中,就包括中国人民 27军80师团3营7连连长姜庆云。
跟在他身后的,是27连一个步兵排和一个重机枪班。
他们每个人都反穿着棉袄,以雪色作掩护,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几公斤的炸药,目标 。
在往前突击的过程中,美军机枪扫射下,敢死队被打倒7人,牺牲3人,4人负伤。
姜庆云也身中两弹,身负重伤。他当时还想往前冲,血流得太多,冲不动了。
但战友们还是用血肉之躯完成了任务,不仅把 的桥面给炸了,把桥基也给炸了个干净。
但是自从二战以来,陆战一师便是美军的图腾,无论从战略还是图腾意义上,美军绝不能让他们的 部队被全歼。
为了营救陆战1师,美军从日本三菱重工连夜定制了M2型标准桥梁,为以防万一,一口气订购了8套。
然后连夜用8架C运输机将桥梁运到 附近,用巨型降落伞直接投放到美军阵地,经过工兵营一夜的紧张施工,陆战一师居然在原来桥梁的废墟上架起了一座可以通行重型装备的大型桥梁。
我们的战士们虽然三次成功炸掉 ,但面对美国强大的后勤保障,最终没能全歼美军陆战一师,而 之战最悲壮一幕,就要出现了。
三个冰雕连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很多人会问,既然知道美军要撤,为什么不提前在桥对岸埋伏队伍,以逸待劳,拦截美军呢?
对此,九兵团早有安排,20军60师团一营二连的一百多名士兵,20军59师团6连,早已经守在 对面的山头上,准备美军万一渡过水门大桥,出其不意给予致命一击。
可等到美军通过的时候,连队并未发起任何攻击。
12月9日,美陆战一师1万多名士兵和1千多辆装备在接应部队掩护下,终于走出了 的冰天雪地。
美军军长史密斯非常纳闷,怎么也想不通那天竟然没有遇到中国军队的任何阻击,就过了 。
到底怎么回事?
当年 60师师长发现没有听到战士们阻敌的枪炮声,也愤怒地派参谋长赶到守桥阵地问责。
可是当参谋长来到狙击阵地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前方名官兵身着薄棉衣、脚穿胶鞋,全部在阵地上冻成了“冰雕”。
有人手指头被冻掉了,有人手臂被冻掉了。
全连一半的战士,依然保持着射击的姿势,两眼瞪着前方、紧紧把手中的枪口瞄向公路的方向,一动不动。
这一个个冰雕,就这么立成了一座座丰碑。
虽然没有消灭一个敌人,但那却是「 战役」中最壮烈的一场牺牲。
原来12月8日的那一夜,当地气温骤然从零下30度降到零下40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饿着肚子,顶着风寒,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在饥寒交迫之下誓死坚持到了 ,就连敌军也肃然起敬。
在 一战中,一共诞生了三个冰雕连,都是成建制的全员冻死在阵地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离开战场,他们的番号是:
20军59师团二营六连、20军60师团一营二连、27军80师团二营五连。
而最终获知这一切的史密斯不无感慨:原来是老天爷帮了他的大忙。
战役结束后, 打扫战场时,在一名上海籍的战士宋阿毛的口袋里,发现一封遗书,遗书这样写道: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 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冬与狮
“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依然是狮子”
对于这次空前惨烈的战役,我们无论用多少文字,都不能还原其一角。
这场战役被美军形容为一次「地狱之旅」,也是美国军队史上最惨烈的大败退。
战役后,美军撤退到 以南的地区,彻底转为防御状态。
可以说一战,就完全改变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局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基础。
当年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 的枪支无法使用,只好舍身绑炸弹,补给不足,战士们饿了两天只想吃个土豆,而美军拥有当时 的武器,完备的后勤,过感恩节的的伙食有烤火鸡,熏肉管够,甚至还有甜点和红酒。
美军军士兵清一色的羊毛内衣,外面是厚厚的防雨防寒服,身上的装备也都是适应严寒作战而专门定做的,即使如此,他们在 战场上也有数千人冻伤,可想而知我们的战士面临的是什么情况。
但 第9兵团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一个用热血和意志铸就的奇迹。
此战美军陆战第1师伤亡减员达到人,是美军 部队从未有过的损失。
而 第9兵团,战斗减员达到多人,冻伤减员人。
许多年后,美军老兵回忆起11月27日晚那场战斗,也就是电影《 》 拍摄的那场大决战,依然大惑不解,当年他们的对手穿着薄薄的衣裤,在零下30度的极寒地带,向他们冲来,宛如天降神兵。
没人知道他们从哪里蹦出来的。
因为美军士兵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当他们穿着大衣,在鹅绒睡袋里尚且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中国军人为了等待 伏击的时间点,已穿着单衣单裤在伏击地的冰雪里趴了好几个小时。
而当战斗打响,这些早已浑身冻僵,行动都变缓慢的战士们,端着轻武器,就这么一跃而起,冲向美军由坦克、飞机、重炮等组成的强大火力网。
战士们一片片的倒下,但紧接着下一批战士又冲了上来。
陆战一师的士兵大都是二战中的 军,什么强敌没见过,但从没见过这么不可思议的对手,更无法理解他们这么拼命到底为了什么?
这个他们拼尽全力也打不过的对手,后来被称为步兵 。
美军无法理解他们,是因为他们不曾像电影中的钢七连一样,见过长城的那一幕。这群战士并不像美军以为的那样不怕死,而是知道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他们去守护,那就是身后的祖国。
他们以血肉之躯弥补了武器火力、运输能力、后勤供应上和美军的巨大差距。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
在央视拍摄的另一部以 之战为题材的纪录片中,很多美国老兵不愿过多提起这段经历。
但他们无一例外,毫不吝啬地展现出对中国军人的敬畏。
有美国老兵说,“他们像超人一样。”
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铁在烧》。
《冰血 》中, 之战时 第27军79师团一营副教导员迟浩田,43年后成为了中国国防部部长。年12月,迟浩田上将率团访美,接待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上将对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肃然起敬。原来他的父亲维克托·克鲁拉克就是当年的陆战一师副师长。
他父亲告诉他:“打了一辈子仗,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
迟浩田告诉查尔斯, 当年没有飞机也没有大炮,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如果当年的 有现在的武器装备,他的父亲早就当了俘虏了。
年,曾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以骄傲著称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 次访华,中国香港举行的记者会上,他留下了这样一段名言:“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
接替 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后来出任北约 司令。他评价说,中国军队是他见过最坚强的敌人。“也是最值得尊重的敌人。他们从不向医疗车队开火,也从未进攻过任何医疗站”。
冬季作战本是兵家大忌,历史上多少大战,从拿破仑到希特勒都是败在寒冷的天气之下,但一支爱好和平的军人组成的部队,却在那片冰雪 ,击败了冰雪。
此战近70年后,编剧兰晓龙写下了以 之战为题材的剧本《冬与狮》,被问及名字的来由,他的回答是: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也是狮子。
剧本一本两拍,电影版就是现在制霸国庆档和全球票房的《 》。
电视剧版则由康洪雷执导,《士兵突击》原班人马回归,在电影中不够时间呈现的,应该会在电视剧版中,完整呈现出来。
战士无法选择作战的地点,但如今那场战役和凌冽的风雪,都成了人民 伟大历史篇章中的注脚。
只是有些人,永远留在了年的那个冬天。
活着的老兵最遗憾的,是当年的兄弟们没能看到现在的和平,今日的中国。
在 冰天雪地里战斗过的每一个 战士,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活下来的人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个牺牲的背后,都有一个不朽的永生。
5年, 55周年时,当年促成尼克松访华的基辛格又一次来到中国。老人提出参观一个参加过 的连队,有人向他推荐了“杨根思连”,走进杨根思生前所在的连队,基辛格写下了这样一段留言:“愿中美两国永远不兵戎相见。”
这令人再次想起电影里的那句台词,“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
时光覆盖了碧血,岁月吹散了硝烟。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热爱和平。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战士们,愿意以热血捍卫和平与家园的决心。
从《 》到《冰血 》,都是把那段历史,重现给现在的人。
但又仿佛是这代人,给当年战场上血战到底的英雄们的回信——
这封信告诉他们:他们把仗打完了,我们不用打了,而他们没能看到的未来,不曾辜负他们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