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

天要黑了也得给我撵马里亚纳猎火鸡之后

发布时间:2023/4/21 16:53:21   

著:克拉克·G.雷诺兹

译:谭星

审校:张宇翔

年6月中旬,塞班岛战役打得人仰马翻之际,日本派出第一机动舰队,由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前去迎战美国第5舰队。这一仗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对决——菲律宾海海战。

战况对小泽相当不利,就拿6月19日开战当天来说,日军两艘航母被潜艇击沉,舰载机更是在一边倒的“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中损失惨重。当天晚上清点损失之后,小泽治三郎直呼“风紧——扯呼”,放弃了明日再战的念头,带队向西退却。

(上图)“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空中的航迹云蔚为壮观

第二天拂晓,美军航母向西北方向派出侦察机,希望找到小泽舰队的踪迹,然而侦察了几乎一整天也没看到个鬼影子。有一架从“列克星敦”号起飞的侦察机甚至飞了千米,结果仍然空手而归。

第58特混舰队司令米切尔心急如焚,6月20日午后时分他就命令攻击机群全部进入待命状态。当太阳从正午位置划过时,留给他在昼间歼敌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下午3时40分,“企业”号的舰载机终于找到了敌人。4时05分,米切尔确定,日军机动部队正位于第58特混舰队西北偏西千米处,看起来正在加油,现在正是攻击的好时机。

不过他迅速认清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即便立即出击,他的攻击机也只有天黑前的最后半小时可用,之后的返航和降落就要完全在黑夜中进行了。

最近一次夜间着舰还是两年前的中途岛海战时,那并非在空袭之后,而且年时许多飞行员都在战前获得了夜间降落资格,而战时训练的飞行员普遍只有昼间起降能力。

(上图)第58特混舰队司令马克·米切尔

如果米切尔还想要打击敌人舰队,这可能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这会让他的飞行员冒不小的安全风险,而且前一晚他要向西开进,却被自己的上司斯普鲁恩斯粗暴地阻止了,这些让他对这次超远程进攻“有点犹豫”。

为此,他询问了作战参谋古斯·威德海姆的意见,后者考虑了一会,指出这样一次空袭是可行的,不过“会很紧张”。

于是,凭着大无畏的纳尔逊精神,米切尔抛开了所有的顾虑,他告诉斯普鲁恩斯:第58特混舰队决定孤注一掷,他将向敌人的舰队发动两轮全甲板攻击,李将军的战列舰队将在夜间靠近敌航母编队并击沉敌军残舰。

时间是关键,下午4时10分,飞行员们以破纪录的速度从准备室跑到飞机上。11分钟后,航母转向东方迎风航行。又过了4分钟,飞行甲板上的起飞指挥官开始指挥庞大的机群一架紧接着一架加速滑跑、跃入空中。

所有大型航母都放出了飞机,包括“约克城”号、“大黄蜂”号、“邦克山”号、“黄蜂”号、“列克星敦”号和那个著名的老将“大E”。

(上图)菲律宾海海战是SBD这员老将的最后一战

除了“普林斯顿”号外——它将要参加第二波空袭,其他轻型航母,比如“巴丹”号、“贝劳·伍德”号、“卡伯特”号、“蒙特利”号和“圣贾辛托”号,也都起飞了自己的机群。

机群总指挥是“约克城”号第1战斗中队的队长B.M.“烟”·斯特莱恩中校。在他驾驶的“地狱猫”身后是由架飞机组成的攻击机群,其中有84架“地狱猫”(F6F),54架“火鸡”(TBF或TBM)、51架“怪兽”(SB2C)和26架“无畏”(SBD)。

这么大一批飞机仅仅用了10分钟就全部飞离航母并完成编队,这也创下了纪录。为了节约燃油,他们连爬升速度都放慢了。

4时36分,航母恢复西北航向。几分钟后,“列克星敦”号第16轰炸中队队长拉尔夫·威莫斯少校收到了一份更正后的接触报告,敌舰队位置比原来预计的更偏西千米。这就使计划中的第二波空袭不再可行,米切尔很快将其取消。

简单计算之后,所有飞行员都发现,这一新的位置处于他们作战半径的极限处,甚至极限以外。夜间在海面上迫降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尤其是考虑到获救的机会渺茫。

当这些年轻的飞行员陷入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时,往常充斥着各种闲聊的无线电通信便沉寂了许多。但是他们的指挥官还是得为飞行员们想点办法。

“大黄蜂”号第2舰载机大队队长J.D.阿诺德少校是最后几位乘坐“复仇者”而非驾驶战斗机的大队长之一,他决定让大队所有飞机在同一水域迫降,这样所有人的救生筏都可以相互联结,飞行员们也可以互相协助。

(上图)奔赴目标的“复仇者”和“地狱俯冲者”机群

飞行了两个小时,或者说千米后,“烟”·斯特莱恩和他的领飞小队在下午6时40分发现了日军舰队。6艘油轮和6艘驱逐舰组成了一支小舰队,看起来他们刚刚加完油(实际上根本没有舰船接受燃料补给)。

在这支小舰队西面到西北面的远处,依次排列着日军第3航空战队和战列舰队,其右舷16千米外是第2航空战队,其东北方32千米外是仅剩下搭乘着小泽中将的“瑞鹤”号的第1航空战队。

此时,太阳眼看就要落入地平线下,热带的日落来得很快,在此之前美军攻击机群只有3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时间太紧张了,每架飞机立即各自投入进攻,就连中队长也没打算协调他们的行动。第14轰炸中队的乔·凯恩上尉回忆道:“我还没有决定该攻击哪个目标,突然之间看见一艘船正在猛烈开火——显然是在打我。”

他驾着SB2C轰炸机俯冲下去,不过他觉得自己没打好,炸弹没有击中目标。凯恩看到一艘油轮旁落下三枚近失弹,由此造成的损伤导致两艘油轮无法航行,随后选择了自沉。

当其余飞机越过日军油轮编队冲向主力舰队时,日军舰队上空多米处突然响起一阵猛烈的爆炸声,高炮大合唱随即开场。日军大口径高炮乃至战列舰和巡洋舰的主炮一起在大约米高度织起一道密集的弹幕,小口径高炮则覆盖了米以下的空域。

当美机出现时,小泽的航母正在回收一支侦察机编队,他见状立即放飞了残余架舰载机中的75架。如此虚弱的防空力量只击落了20架美军飞机,完全无法阻止其余美机的进攻。米切尔的飞行员们击落了大约65架日机,使得轰炸机可以展开攻击。

(上图)战列舰“榛名”号或“金刚”号正在遭到攻击,远处是轻型航母“千代田”号

时间对日本人有利,他们只要能撑过20分钟就可以躲进黑暗中了。美军飞行员自然感到很郁闷,其中许多人更是在进攻时眼睁睁地看着飞机上的燃油指针跌破了半程。于是他们肆意进攻,拒绝为了编队或仔细选择目标而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和燃油。

他们扑向敌人航母,投下炸弹,但却没能重现中途岛的辉煌。日军实战经验的积累和美军毫无组织的打法自然能解释一部分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军鱼雷轰炸机使用了错误的武器。

在中途岛海战中,挂着炸弹的SBD击沉了4艘日军航母,挂载鱼雷的“毁灭者”鱼雷轰炸机则几乎被日军消灭殆尽,于是美军的航母作战更侧重于使用炸弹。

然而中途岛海战胜利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人运气极佳:当俯冲轰炸机开始攻击时,那些被击落的老式TBD鱼雷轰炸机完全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使俯冲轰炸机得以顺利进攻。

实际上,相较于一枚命中水线以上部位的炸弹,一枚命中合适部位的鱼雷通常能更快地造成进水,米切尔的飞行员们此战中就发现了这一点。

然而,年秋季以来,美军的“复仇者”就习惯了使用炸弹和火箭弹攻击岛屿目标,鱼雷攻击战术被荒废了,因此大部分“复仇者”此次挂的是炸弹。炸弹可以击伤敌舰,但却无法将其击沉。

来自“企业”号的鱼雷机击中了“龙凤”号,只造成轻微损伤。“约克城”号的俯冲轰炸机和“大黄蜂”号的鱼雷机联手击中了“瑞鹤”号,令其燃起大火。日军早早下达了弃舰命令,不过后来火势被控制住了,舰员们又爬了回来。

(上图)“瑞鹤”号航母和两艘驱逐舰正在躲避攻击

“蒙特利”号、“卡伯特”号、“邦克山”号的鱼雷机联合轰炸了轻型航母“千代田”号,其中一枚炸弹直接命中了飞行甲板,令其无法使用并起了火。来自多个单位的机群轰炸了“隼鹰”号,多枚炸弹命中舰桥附近和飞行甲板,但是没能将其击沉。

大奖被“贝劳·伍德”号收入囊中,她放飞了唯一一支挂载鱼雷的中队。乔治·P.布朗中尉带着他的“复仇者”四机小队进攻第2航空战队的“飞鹰”号。日军的高射炮击中了布朗的飞机,他的机枪手和无线电员跳伞逃生,但布朗本人则继续驾机飞行。

没人知道他投下的鱼雷是否命中了目标,但是布朗投雷后并没有退出返航,而是调转机头直扑那艘航母,沿着航母的纵轴线飞了上去。大吃一惊的日军本能地把高射炮火全部集中到他身上。

就在这一瞬间,沃伦·R.奥马克驾驶的另一架“复仇者”投下了鱼,“飞鹰”号立刻成了一团火球。布朗中尉的两名机组成员漂在水上,目睹了这艘改造航母在两小时后沉入海底。第二天,这二人被救了回来。布朗的运气就差多了,他的飞机在返航途中坠入了漆黑的大海。

击沉1艘航母,重创3艘航母,让2艘油轮被迫自沉,还击落了65架飞机——相对于这场本应成为战争中规模最大的航母对决的战斗而言,这点战果实在少得可怜。但是晚上7时之后,米切尔的飞行员就无法再进攻了,此时,最后一丝日光也落入了海面以下。

(上图)6月20日的夜间降落简直是一场灾难,幸好大部分机组人员都获救了

6月20日的夜空中是一轮新月,也就相当于天上没有月亮,只有漫天的星星、飞机航行灯,以及虚无缥缈的碎云——这些碎云对攻击敌舰毫无帮助,反而会让美军飞机漫长的归途更加艰难。

除了这些气象问题,飞行员们还面临着更多困难,他们普遍缺乏夜战经验,不少飞机已经受损,长途飞行和激烈战斗也着实让人疲劳,发动机单调的嗡嗡声更是让人昏昏欲睡,这些都让飞行员们打不起精神。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或者说多千米的航程,比日落前的攻击还要惊心动魄,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编辑:顾超逸

本文摘自《航母崛起:争夺海空霸权》

平装版《航母崛起:争夺海空霸权》美国航母部队航空兵指文图书海洋文库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59.9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2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