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

火鸡引进中国后,却反响平平,究竟是何原因

发布时间:2023/10/28 13:24:28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fk/mipso_8849093.html

为何火鸡到了我国鲜有人问津,没人养也没人吃?对比西方国家,一个感恩节可以吃掉多万只火鸡,究竟是何原因?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这几天张灯结彩,阖家欢聚,气氛犹如我国的春节一般,热闹非凡。而他们庆祝佳节的方式也很简单,除了举办活动外,也会用美食来犒劳自己。

编辑

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烤火鸡,这是感恩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也是传统节日必吃美食。制作过程十分简单,洗净剖开肚子,取出内脏,再塞进去各种水果蔬菜,接着在表皮抹上香料,放进烤箱烤至金黄,就可以食用了。

搭配经典白葡萄酒和美味的南瓜饼、烤面包,丰盛的大餐就此完成,让人看了垂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尝试一番。可真正试吃过后,对火鸡的“非分之想”也从此打消。

编辑

火鸡又名七面鸟、吐绶鸡,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家禽,五千年前被墨西哥人驯化成家禽,后来被引进欧洲,逐渐扩散到西方各国。

火鸡的特点就是个头大,一般情况下,它能长到10公斤以上,个头、体型都是普通土鸡的好几倍。除此之外,光秃秃的头部下喉处还挂着红色肉条,看上去诡异又略带喜感。

而火鸡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肉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铁、钾等营养元素,有益人体健康的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力。丰富的胆固醇也能增加血管壁的柔韧性,维持细胞稳定性。

编辑

总之,多吃火鸡对人体有好处,火鸡在西方也备受追捧,数据显示,一个感恩节西方国家就吃了多万只,数量多到令人诧异。可奇怪的是,这种美食引进中国,却反响平平,不但没人养,还没人愿意买单,这是为何?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与三方面有关,首先就是“华而不实”,别看个头大,烤出来香味四溢,但肉纤维粗大,脂肪含量低,导致香料很难入味。火鸡的口感就会变得柴而无味,还带着一股腥气,几口就难以下咽,完全比不上我们普通的小土鸡。

编辑

其次就是烹饪起来费功夫,土鸡个头大,美国能整只烤熟是因为有特制烤箱,而中国人烹饪讲究煎炒烹炸,要求原料新鲜,一顿饭菜系丰富。火鸡太大不好储存,分开烹饪操作麻烦,加上味道不好吃,自然不受欢迎。

最后就是没人养殖,导致量少价高。火鸡体型大,食量也大,饲养成本高,并不受养殖户欢迎。另外,养殖起来还麻烦,不但要散养,占据很多空间,还容易被误伤,要知道火鸡性格相当暴躁,喂食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

所以,火鸡在中国频频吃瘪,只能回到西方继续享受“崇高待遇”,不过,西方国家也知道火鸡存在的问题,为何不改吃其他美食呢,就算平时不吃,感恩节也必须来上一只?

编辑

其实,感恩节之所以要吃烤火鸡,还是与习俗相关,就像中国春节必吃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的意思。而西方国家吃烤火鸡,则表达的是对上帝的一种感恩之情,可以追溯到16世纪。

据悉,当时某一年的收获节上,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正在吃烤鹅,突然传来消息,西班牙在进攻英国途中,开的舰队沉没了。女王一喜,当即又要了一只烤鹅大快朵颐,于是,收获节就有了吃烤鹅的习惯。

编辑

后来清教徒从英国到美洲,也将这个习惯带到了当地,只不过当地鹅肉太少,火鸡数量可观,才改成了吃火鸡,这个习俗也被保留至今。而当时是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才让他们迎来丰收,所以收获节慢慢演变成感恩节,感谢上帝的恩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编辑

即使火鸡不好吃,他们还是会保持这个习惯,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像端午节必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必吃月饼,是为了祭拜月神一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2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