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鸡 >> 火鸡的天敌 >> 来了立国之战中的立威之战,用
,不能忘记的胜利
年10月25日,电影《 》开机发布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
▲强大的主创团队
这是一部高规格电影——国家电影局主抓,博纳影业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亲自担任出品人及总制片人,黄建新任总监制及联合编剧,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监制、联合导演,张和平任艺术总监,王树增任历史顾问,兰晓龙任编剧,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
▲ 编剧坐镇,电影一定好看
对中国电影略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这真的是超豪华阵容了,国家队下场,名导名角云集。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编剧兰晓龙,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他的作品一定不会陌生——“战争三部曲”《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全都是深受好评的名作。
剧本,是电影的底子和源头,有了这么一位 的编剧加入,《 》就更值得期待了。
有了好剧本,才有好电影,好电影,就是把一个故事讲好——为什么是《 》?这是个什么地方?在那里发生了什么?
《 》所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东线战场的 战役。
在那里,英勇的中国人民 ,面对世界最强国家的军队,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打出了一场壮烈而经典的战役,并且打赢了!
亲历过那场战役的迟浩田将军曾说过:“ 战役已经过去60多年了,却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 在这里
,位于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是朝鲜北部 的湖泊。这里地处盖马高原,平均海拔米,被称为“朝鲜的屋脊”。因为海拔高,十月就入冬了,11月能冷到零下20多度。如此低温,几乎可以冻结一切,人类几乎无法在野外生存。
朝鲜年的冬天,又是一个50年不遇的超低温, 一带,零下40度! 战役,正是在这样一种严酷的环境下打响了。
其实,在 战役之前,中美军队已经交过手了。年10月19日, 秘密入朝参战,10月25日发动了 次战役。摸不着头脑的“联合国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伤亡达人以上。
次战役的重心在西线,主要成果是将逼近鸭绿江的“联合国军”击退到了清川江以南,而东线仅出动一个军配合人民军打阻击。
▲ 也算“百战之将”,但这回玩砸了
这种部署给对手造成了 只是用“象征性出兵”来“保卫边界”,虽然吃了一亏,但仍然对 估计不足,非常轻视,还是想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甚至对部下发出轻蔑的动员:“不要让那帮洗衣工挡住你们!”
他这样说,是因为在当时美国人的印象中,华人不是开餐馆就是开洗衣店。然则,这些心态轻松的美国大兵即将遇到一群拿枪的中国人,他们不是洗衣工,而是 的战士,强悍的对手。
▲宋时轮将军,即将击碎美军的傲慢
这群中国人,正是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主力,开国上将宋时轮指挥的第9兵团,下辖第20、26和27三个军,共15万人。
第20军,原华野1纵,打过“黄桥决战”;26军,原华野8纵;27军,原华野9纵,参加过孟良崮、碾庄、双堆集等 战役。赴朝之前,这三个军原本部署在东南方向,准备解放台湾,是中国军队的主力。
第9兵团的对手是美军第10军,其主力为 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共3万人。
看上去, 兵力占 优势,但实际上双方真实战斗力相当。
▲第9兵团战前誓师,他们衣着很单薄
首先,第9兵团入朝仓促。御寒装备严重不足,缺少棉衣、棉鞋、手套、棉帽,每班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只能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勉强不被冻僵。这种条件下,第9兵团入朝 天就被冻伤八百多人,有的战士耳朵直接被冻掉了。
其次,第9兵团的后勤非常困难。在美军的轰炸下,为数不多的汽车几尽全毁,部队只能靠随身携带的干粮弹药作战,为躲避美军飞机,向前线开进只能夜间行军,不能生火,十分艰苦,而且装备以轻武器为主,迫击炮就是重装备了。
▲ 周边沟壑纵横,是很好的伏击战场
第三,对面的美军也不是窝囊废。特别海军陆战第1师,是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打过无数恶仗的 劲旅。不仅实战经验丰富,后勤保障的水平更是远在 之上。
美军每人一件防风大衣,一个鸭绒袋,弹药、食品、医药、油料……更是多到几乎用不完,能吃到火鸡、火腿、苹果派,可以生火,不用担心空袭。武器装备方面,坦克、飞机、大炮、汽车、工程机械样样不缺,而且运用熟练。
如此局面,就像手拿木棍的叫花子向重甲骑兵挑战,美军样样占上风,却犯下了兵家大忌。
▲宋时轮视察地形,相比美军, 更加老练
因为对新中国的轻视和不了解,对 战斗决心的严重低估, 次战役的溃败又主要发生在西线,东线感受不深,美军上下都认为会轻松取胜,人人怀着推到鸭绿江,回家过年的愉快心情。
而且,经过反复侦察,前面好像也没有发现中国军队啊?中国人被吓跑了吧?
然而,这正是 的高明之处,将战术层面 可用的因素——突然性,发挥到了 。为了迷惑敌人, 第42军主力奉命于11月7日放弃 以南,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还故意大大缩小了战果,以引诱 。
同时, 正在以日行30公里的速度隐蔽集结。
▲身披白布的 ,直到冲锋才会被发现
后来,美国 记者,历史学家大卫哈伯斯塔姆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充满敬意的写道:“中国军人身穿白色风衣,在雪地里,你根本就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美军偶尔也会从中国人的头顶飞过,此时他们马上全部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以至于飞机里的侦察员无法注意到他们。”
在一片寂静之中,十万 已经稳稳的埋伏在 畔的山谷两侧,而美军兵分三处,相互之间被 隔开,一头钻进了这个大口袋。
▲美军被 分开,各个击破
11月27日,战斗首先在 以西10公里处的交通要点柳潭里打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美军不管走到哪里,总会有 从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杀出,特别是夜晚。排成一字长蛇阵的美军分布在长达70公里的山沟里,被切成数段,冰天雪地之中,双方混战在一起。
陆战一师确实是美军中的 ,在经历初期的惊恐后,开始凶悍作战。照明弹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轻重武器拼命射击,阻挡 如潮水一般的攻击,整夜开火的机枪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都打到滚烫卡壳。
▲美军飞机用凝固汽油弹攻击
但 的攻击从不停歇,“只要美军火力稍弱,四处就响起冲锋号和哨声、喇叭声,又冒出凶猛进攻的中国人和横飞的手榴弹。”那些见识过日军万岁冲锋的老兵发现, 勇敢却不莽撞,他们冷静而老练,利用地形间歇性卧倒、冲锋、跃进,集火射击也很难阻止。
在 顽强攻击下,被分割包围的美军不断被消灭,美军指挥官们意识到,这回是遇上了“极其强硬的对手”。怎么办?赶紧撤吧!于是,求生欲极强的美军,掉头向南,疯狂突围, 攻击部队转入尾追堵击。
▲美军士气低落,一心只想跑路
在严寒之下,后路被截的美军边打边撤,苦不堪言,相比之下, 只有更苦。很多战士被冻到神志不清的濒死状态,凭着本能,听着冲锋号,拖着被冻坏的腿,像机器人一样追击美军,弹药打光,就捡拾美军武器继续战斗!有时候,甚至出现了只剩10多人的 步兵,却狂追着有坦克和汽车的上千美军跑路的奇观。
美国57炮兵营营长曾顿斯中校如此回忆:“陆战队员们从没见过这么多中国人蜂拥而来,发动一次又一次的顽强进攻。尽管陆战队的火炮、坦克和机枪全力开火,但是中国人仍然源源不断地冲锋,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让陆战队肃然起敬。”
“我从未见过像这样的战斗。我曾经在二战中,遇到过德军 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 之战这样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由于过度寒冷, 非战斗减员严重,有些部队奋力穿插到位,却因为寒冷无法完成任务,因为他们都被冻死了——“冰雕连”,在 战役中不止一次出现。
12月3日,突围的美军遭到 58师团2营阻击,一夜之后,该营6连阵地没有任何动静, 发现,名官兵全部持枪俯卧战壕,保持着战斗姿势,全部冻死在高地上,58师师长黄朝天当场失声痛哭。
第81师第团第5连在美军撤退途中设伏,战斗打响后,却无人冲锋,因为他们已经全部冻死在出发阵地上,全连只有一个掉队战士和通讯员幸存。
12月9日,拼死突进到 的美军发现,旁边一座小山头上似乎埋伏着 ,如果他们以火力封锁此处,美军将插翅难逃。美军不敢大意,以一个营的兵力在中午发起冲击,却没遇到任何抵抗。冲上山顶发现,50名 已经全部冻死在战壕中,他们是58师团的一个连队。
在另一处能俯瞰 的高地上,第60师第团2连续打退美军多次进攻。9日,美军再次组织进攻,却顺利夺下了阵地。第二天打扫战场时才发现,该连全部冻死在阵地上,战士和步枪被冻为一体,几乎无法分开。
占有装备优势的美军有空投补给,利用工程机械开道架桥,终于逃出了包围圈,一路跑到兴南港,被冻得半死,狼狈不堪的美军爬上运输舰,从海路撤离——从此,朝鲜东北部再也没有美军了。
▲美军坐军舰跑路之后,爆破了港口
此役,劣势装备的 在严寒中鏖战20天,毙伤俘美军多人,美军陆战1师战斗减员多人,非战斗减员多人,这支 部队遭受了成立以来 毁灭性的打击。美7师31团被全歼,团旗被缴获,现在存于北京军博,创造了 一次成建制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
▲战至 一人,抱着炸药包与美军同归于尽的战斗英雄杨根思
付出的代价是伤亡人,冻伤人,其中冻死余人。
虽然战果辉煌,但因为后勤匮乏,火力薄弱,没有制空权,冻伤严重,没能大量成建制歼灭美军,宋时轮将军深以为憾。
▲一位烈士的诗: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据宋时轮女儿宋崇实介绍,年9月,第九兵团从朝鲜回国,到了鸭绿江边,宋时轮要求停车,下车后,他向 方向默立良久,脱帽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满头花白老将军已是泪流满面。
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宋时轮先后担任过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和院长。对于一个曾经的落后国家来说,军队无疑是感受最深的一群人,宋将军后半辈子都在专攻军事科技,正是因为对冰雪 的刻骨铭心——绝不能再让我们 的战士,最可爱的人,因为没有装备而牺牲!
战士们的牺牲是有重大意义的,如果说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那么 就是立国之战中的立威之战了——美军最 的部队,训练有素,飞机坦克大炮俱全,居然被只有步枪手榴弹炸药包的“洗衣工”打得如此狼狈。中国人民 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高度的组织性,不啻于给一直认为中国是一盘散沙的西方世界狠狠上了一课,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本来对中国持悲观态度的斯大林得知战况后,为之动容——“必须迅速在年3月前完成向中国同志36个步兵师的全部装备订货,还要立刻送去3千辆汽车。”
“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这样一次伟大的战役,早就应该搬上银幕。
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五六十年代也出现过《上甘岭》、《英雄儿女》这样的 作品,很多经典镜头,英雄形象,通过电影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再出现诸如《上甘岭》这样的经典抗美援朝电影。年轻一代除了在课本上学过之外,大多缺乏对那段历史的直观感知,像 之战这样重要的关键节点,就更不了解了。有时候,还要去参考国外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形成一些歪曲认识,质疑战争性质和英雄的真实性,非常令人担忧。
现在,正值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用 的电影向最可爱的人致敬,让年轻一代了解 的光辉战绩,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缅怀先烈,珍爱和平,非常有必要。
▲这个镜头,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电影,是全人类通用的视听“语言”。我们都知道好莱坞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对美国软实力的贡献,相应的,中国电影也应该有同样的作为。
用电影来反映和塑造中国式英雄,展示中华民族以战止战,不求战,不惧战的和平观,表现中国人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电影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战争题材电影,无疑是最为表现力最强的一种, ,无疑又是国产战争片题材来源的富矿。
▲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致辞
拍出好片子,献给最可爱的人!
战争片,曾经是中国电影业的弱项。现在,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电影业已经强势崛起,在这个领域也不断产出了精品。由各方强力打造的《 》,将是目前最值得期待的国产战争电影佳作,未来,也必将会出现更多的《 》。
风雪 ,英雄冰雕连,用电影,用艺术,我们共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