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

讲个故事,损失厌恶带来的损失

发布时间:2024/10/8 17:49:47   
(将就看一下,就是这么个理儿)一个小男孩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想要抓野生火鸡的老人,他设了一个不错的捕捉装置。这是一个顶上有门的大箱子,门由支架撑开,上面还系着一段绳子,与多英尺外的机关相连。这位老人还沿路撒了一层玉米粒,想要把火鸡引诱到箱子里去。一旦进到箱子里,火鸡就能发现更多的玉米粒,等上当的火鸡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就可以用绳子猛地将支架拉倒,箱子上的门也就关上了。而门一旦关上,他就没办法在远处把它打开了,如果走到箱子附近去开门的话,又会吓走藏在外面的火鸡。也就是说,当自己觉得箱子里的火鸡已经达到了合理预期时就应该把支架搬走。一天,这位老人的箱子里已经进去了12只火鸡。但老人还想更多,他想着再等一会儿外面的火鸡会进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其中一只跑了出去,箱子里就剩下了11只。“天啊,我真希望在有12只火鸡的时候拉下绳子。”老人说道,“再等一会儿吧,说不定那只火鸡还会回来呢!”可是,就在老人傻等第12只火鸡回来的时候,又有2只逃走了。老人又说:“唉,抓到11只就应该满足了。好吧,这次只要再抓一只就拉绳。”就在老人说话间,又有3只火鸡趁机跑掉了。可老人还是想等等,他想等另外的火鸡进到箱子里去。要知道,他曾经抓住了12只火鸡,现在当然不愿意拿着不到8只就回家。因为对老人来说,这是一笔极大的损失。老人始终觉得之前跑掉的那几只火鸡会回来。到最后,陷阱里只剩下1只火鸡了,这时他说,“我再等一会儿,只要再进来一只我就拉绳回家。”谁知,剩下的唯一一只火鸡也跑出去找它的同伴去了,而老人不得不抱着遗憾空手而归。上面这个故事来源于弗瑞德·凯利的《成败之因》。不过,我没有查到有关这本书或者这个人的相关信息,或许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引入的原因,所以上面的一切都是在另外一些书上遇到的。我为这个故事取名为《12只火鸡的故事》。和之前分享的那个火鸡问题(参考阅读:幸存者偏差:小飞的第一本书)的原理不同,但其对象都是在于纠正人们的认知偏差。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老人比较贪心,谁又能说不是呢?但是,它给予我们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启发,不然怎么会在很多人中流传这么广呢?是的,这篇可以作为我们前面那篇(参考阅读:你,为什么不放弃?)的实例补充。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什么启示呢?或者换一句话,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什么?空怀希望、承诺升级、及时止损。我们可以把空怀希望和承诺升级放在一起来理解,捉火鸡的老人用的那一套可能看起来不太容易构造一幅画面,这里我用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来代替,基本理论都是一样的。小时候,我们男孩子特别希望下雪。因为下雪可以做很多游戏。活捉麻雀、或者去山上捉毛鸡(类似于家养的鸡,但会飞)就是一个很棒的选择。把竹子编好的竹簸箕用木制的支架撑起来,距离不要太高但也不要太低,绑上白色小绳子,牵引到远一点的地方,然后在里面和外面都撒上金灿灿的谷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显得格外注目。当然对于这些小动物来说,这正是它们需要找寻的食物。孩子们藏在不远处,眼睛直溜溜地盯着,等待着目标的到来,一旦进去,立马拉绳子,放倒支架,簸箕就掉下来盖住了,常常是收获颇丰。但为什么老人最后一只都没有捉到呢?首先,老人没有及时止损。相较于失去的那一只,至少还有11只在里面。这应该是老人的收获,但老人没有拉绳子,而是继续等待。这时他又犯了空怀希望这个毛病,认为等一下那些走出去的火鸡又会回来。事实相反,里面的火鸡又少了。这时老人又犯了承诺升级谬误。他坚定告诉自己,“只要再进来一只,就拉绳回家。”结果却是一只都没有了。归根结底,都是损失厌恶心理惹的祸,那些已经失去的,终究是失去的错误,而当下能把握住的,才是你最应该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7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