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当地的传统节日——感恩节。对他们而言,这个节日就像是我们的“春节”一样重要。除了跳舞、比赛等娱乐活动之外,晚餐也是极其重要的,其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就是那一道硬菜——烤火鸡。他们会提前将整只火鸡用盐、胡椒粉等调料腌制,再把洋葱、胡萝卜、芹菜、栗子、米饭、面包碎等食品,一同塞进鸡的腹腔,最后用烤炉或者炭火烤制而成。成品的火鸡肉香十足,色泽金黄,卖相极佳,通常都是用刀切成片,蘸着盐、卤汁食用。虽然火鸡在北美的数量之多,甚至可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他们在食材的获取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客观的角度讲,西方人这种烹饪方式,还是非常单一的。毕竟在中国,有着炒、熏、烧、烧、炸、炖等丰富的烹饪技巧,关于“鸡”的吃法,可以从初一说到十五,都不带重样的。相信很多吃货也发现了,纵然有着如此丰富的“烹饪方法”,但在咱们中国的餐桌上,却极少见到以“火鸡”为食材的菜品。要知道,一只成年火鸡的重量,往往在20斤以上,体型是家鸡的3倍有余,中国人的饭局讲究一个“气派”——往往食材的个头越大,东家的面子就越光亮。火鸡真的不好吃饶是如此,“火鸡”至今还是没能像小龙虾、田娃等“入侵者”一样,在中国普及开来。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它的脂肪少、瘦肉多,肉质纤维粗糙,并不能像普通家鸡一样,适用于中国的传统烹饪手法——放的调料再丰富,最终也只能遮盖其本味。即便用高压锅焖炖,也依然改变不了其偏干、偏柴的口感,如果付出同样的精力去烹饪,“家鸡”绝对才是首选。比较有趣的是,虽然东西方的饮食风格不同,但味蕾感知终究还是属于“同类”。对西方人而言,“烤火鸡”在更多情况下,其实也只是一种“传承下来的节日气氛”罢了,只有在感恩节、圣诞夜才会拿来做一顿“大餐”。因为他们也知道口感不好,所以在烹饪的过程中,才需要大量的香料腌制,并搭配各类配菜才能合口味。当然了,在美国的超市中,也是可以购买到火鸡肉片、火鸡肉肠、火鸡培根等一系列“火鸡制品”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受欢迎。如果形容的更贴切些,它就像是我们的“元宵”、“粽子”一样,虽然平常也能买到,但只有在特定时期,才会有可观的销量。——轻肥说——当代著名文学家——“梁秋实”先生在美国期间,就曾经对火鸡有过如此评价:“又粗又老又韧,一顿吃不完,祸延下一餐”。虽然有着明显的“个人主观倾向”,但理性思考一下,确实也能代表大部分中国吃货的态度:嗯,这种“感恩节大餐”听起来非常棒!所以我选择包饺子。——·END·——本文由轻肥食谱原创,专注美食多年,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