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鸡 >> 火鸡的繁衍 >> 什么是快乐的旅途孟浩然用一首诗让我们体会
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旅行与读书一样,让人增长见识,愉悦心灵。
旅行和读书不一样的地方,恐怕在于旅途当中有种种劳累,不如躺在家中读书喝茶来得舒适。
比之现代,古人旅行更加辛苦,从众多羁旅愁思诗作可见一斑。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的战乱频仍,亲人分隔。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的山长水阔,有家难归。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天寒日暮,投宿无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清晨即起,客行匆忙。
孟浩然有一首诗却与上边的诗都不同,描写的是一段兴致盎然的旅行。就像我们将要出发旅行前的小兴奋,还有见到新鲜景物的小惊喜。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吧。
《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孟浩然第一次前往长安,准备应考,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此时诗人坐船沿曹娥江、剡溪前行,在船上远远望见天台山的美景,写下了这首《舟中晓望》。
我们的船扬帆起航了,我在船舱上向东南方向望去,天台山就在那个方向。应该还很遥远吧,要到那青山去,还得渡过这茫茫水国。
出发前算过一卦了,利涉大川,很适合出行呢。船只们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前行,乘风破浪,何其快哉。
你要是问我现在去哪儿呢?告诉你吧,这就是我远望东南方向的原因,我要到天台山去呢,去看看那个“惟忘身然后能济”的石桥。
快看,那边的天空有点红色,是被朝霞映红的吗?我还以为是天台山中赤城峰的尖顶呢。
这首诗没有实写游览天台山的情景,而把重点放在表现名山在望时诗人的心情。
诗中处处流露出旅途的愉悦感:“来往接风潮”表现出一个常与波涛为伍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天台访石桥”微带兴奋与夸耀的口吻,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陶醉和神往。
全诗语言省净,表现朴质,篇中无余字,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
孟浩然喜欢写自己的日常生活,看见美景随即咏成一首。不标新立异,也不求警句炼词,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种诗歌风格与他冲淡平和的人生态度密不可分。
读这首诗,让人体会到旅途的愉悦,对即将看到的名山更加向往。
是否这就是麦兜所说的,原来火鸡的味道最美味的时候就是在将吃而未吃的那个时候,之后剩下的,就只是吃火鸡而已。